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现代工业领域的重要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未来的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电子设备要达到要求的指标,首先就是要配备稳定、优越的电源。在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对电源的要求更高。可以说,电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将直接推动电器和电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对电气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方便、最经济的电能来源是来自电网的交流电,但电子电路往往需要直流电,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对于要求不高的电子产品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您想了解电气行业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遇与风险、发展策略和投资建议等。《我院编写的《2023-2028年中国电气工业市场分析与投资研究报告》。重点分析我国电气工业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未来发展做出审慎分析和预测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电容器、互感器、绝缘子、避雷器等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转型的推进,电气设备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此,本文从生产、销售、技术、市场等方面对2023年我国电气设备行业区域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布局优化建议。
电气是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以及电气设备制造的学科或工程领域的总称。它是一门利用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作为手段来创造、维护和改善有限空间和环境的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设施设备等。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也是当今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气工程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导致当今学生的就业率很高。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约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比2019年增长39.6%,平均增长18.1%两年内的%。从销售区域来看,华东地区仍是我国电气设备行业的主要销售市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次是华南和华北,分别占比18.4%和16.8%。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3.7%和6.4%。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电力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对电力设备的需求量较大。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华东地区工业用电量将保持稳定增长,达到1.9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37%。
华东地区是我国电器工业的核心区域,具有较强的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例如,正泰电气、平高电气、如皋高高压电器等知名企业均位于华东地区。同时,华东地区也是我国电气装备行业的创新高地,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例如,上海思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其产品涵盖智能配网综合管理平台、智能配网保护控制装置、智能配网监控装置等。
除华东地区外,其他地区也有一些有特色、有优势的电气设备生产基地。例如:
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形成以高压开关设备为主的生产集群。北京拥有国网北京电力公司等电力大户和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等重要机构,对高压开关设备的需求量较大。同时,北京也是我国高压开关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拥有清华大学等知名大学和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例如,北京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压开关设备研发、制造和服务的合资企业。
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方式等各个方面。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又称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主要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研究方向,重点。
当前,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共同推动下,电气化发展已经超越了电力行业的传统界限。电能替代深入重点行业流程环节,融入重点领域能源转型。拓宽终端能源电气化市场,进一步带动重点行业和主要部门能源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台设备应该如何运行才能保证其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并不全是手工,靠人来操作,而是由机器制造的。如果您启动机器,它将自行运行。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传感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和时间控制的过程。还有的比如一些仪器或者伺服电机,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达到稳定的目的。
电气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用电需求最大的地区对用电设备的需求也更大。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亚洲GDP约为3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40.5%;亚洲电力消耗量将约为16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用电量的45.7%。
亚洲是全球新能源发展最快、能源转型最深刻的地区,对新型电气设备需求旺盛。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亚洲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为6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新能源发电量的52.2%;亚洲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约为1.5亿千瓦,占全球新能源发电容量的52.2%。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48.4%。
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需要进一步凝聚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对电气化发展的共识,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隆重发布“1+3”服务创新成果,用“1大服务体系+3大服务业务实施实践”赋能更多中国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双转型”的顺利实施,充分彰显了深耕中国、引领生态共同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生产方面,建议我国电气设备企业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例如,华东地区将加强智能配电网、储能等新型电力设备生产;华中地区将加强变压器等传统电力设备生产;加强西南地区电力电子设备等高端电力装备生产。
在销售方面,建议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充分满足各地区电力需求和发展特点,形成多元化、细分化的销售市场。比如,加强高效、节能、智能等高端电气设备在华东地区的销售;加强华南地区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专用电气设备的销售;加强西部地区特高压输电、风光互补等新能源电力装备建设。设备销售。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重要提速阶段,新能源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各行业对用电安全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也为赋能绿色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但“双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面临着用电安全、电能质量、运行效率低下、环境保护等诸多挑战。它需要覆盖整个生命周期、整体层面的专业配套服务。有效协作有助于转型安全落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和投资者能否做出及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成功的关键。电气行业报告对我国电气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市场供需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行业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和技术环境。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格局,对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专业预测。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电气行业的专业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电气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研究报告》。